卷二 朝天闕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上神都(一)
5 `; S, }2 ?7 G6 W* C
8 }. e2 \5 i; |, w1 {$ C 有了鄭鏡思打開的這個腦洞,楊守文整個人都覺得輕鬆很多。
( S- _5 X( V, f e' `/ o
x' z* C: Q2 k# q+ o 說實話,鄭鏡思的主意聽上去好像有點不靠譜,但仔細想想,似乎又是目前最適合的辦法。楊守文不願意娶李裹兒,估計李顯也未必願意把李裹兒嫁給他。武則天呢,恐怕更希望看到是武李盟誓的結果,通過聯姻這個紐帶加強武李兩家的關係。. ]0 D2 [7 o7 B5 v3 x
8 d/ h6 Z3 w# f6 q* E
如果沒有楊守文,說不定這時候兩邊都已經定下了婚約。- j( o" u6 T+ }$ B+ I
" r t0 B& T* ` 歷史上,李裹兒不就是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?雖然,她後來又嫁給了那個武延秀。: }% ~# f4 p. N+ A! l1 c( G4 o
/ t1 C, G( M' O 怎麼看,楊守文都像是一個多餘的人。
1 X4 k# c2 q9 z' G
6 |" u1 P- f* B6 P 對此楊守文也心知肚明。5 ^# a& v# o2 P
; c. c- F. P, R* S4 V 他現在要做的,就是讓原本不應該出現在歷史上的自己,從這個漩渦之中淡化去。
5 K+ `* E$ K1 a b/ A1 g' a4 T$ j% v3 @ n4 m( @
嗯,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!9 I5 M7 y( @ J# s9 T
7 H" ]0 W4 d/ I4 j* ? 是夜,楊守文睡得非常踏實。* C$ _; u, P2 L# T
3 J& M9 ^9 n- @) ^( L) ^# A 不僅是楊守文感到輕鬆,便是楊承烈也輕鬆很多。
# q7 `6 b) R, E% M
( ]! ^# d% F# `+ Y 如果說,楊守文不願意娶李裹兒是因為他固有的觀念,那麼楊承烈的原因則相對而言自私一些。若楊守文娶了李裹兒的話,只怕他這輩子,都無法再重歸楊氏。- N, N3 x% Z6 ^5 o1 R1 T
" z y' R" L4 p) ]" ?
楊家作為關中的老牌世家,血統觀念同樣是根深蒂固。% t- ^' U4 X4 a% W: d0 r
' P. `& F9 T) z# ~ 他們不會允許一個娶了帶有胡人血統的女人的楊家子弟存在。
. j! ?( [0 z; _( c' m
# e( N/ ?3 c* z4 H5 ] 楊承烈現在不是楊家子,那什麼都好說。可若他想要重歸楊氏,那楊守文就不能娶李裹兒,亦或者楊承烈不能認楊守文,斷絕父子關係才可以。後一條,楊承烈不可能同意。所以最好的辦法。就是把那門婚事給毀了,也落得個清清白白。 y5 j, A: e' `9 T
; C- a8 D! F [3 b6 X( [ 這一夜,楊承烈也睡得很香甜。8 W0 A" o, M, @% k5 Q8 B4 ~
, }( l, a7 x; i8 m6 v: b
第二天一早,楊守文就起床了。2 A% W' }2 l% x2 l H+ Q z
$ j' n7 e% [! H& ~% c* C: Q; d
他現在腿不方便,所以只能拄著枴杖在庭院中活動。
9 w6 c7 ]( p- y/ m( }9 M, ]
& o H+ o, G9 n4 @- L. D2 L 天氣不錯,陽光明媚。照耀的環翠峪滿山的桃杏,更顯生動。由於今天酒坊要開窖池,所以楊守文也跑過去看熱鬧。酒坊已經建造的差不多了,伴隨著窖池的營造完畢,就可以開始大規模的釀造酒水。為此,宋氏已經提前做好了全部準備。
' a/ D3 j1 O1 a2 A& y+ V% q
5 v4 Q7 Y! h C1 A) c0 @ 「兕子,那汜水春要不要開始提純蒸餾呢?」
4 `" a' N& s: w0 F6 R' D( _* Z* V& Z
宋氏站在楊守文的身邊,輕聲問道。5 L; M& K' j% i* p) O& A2 W1 }
) t$ w' l% B2 z+ H. r
「基本上市面上的汜水春新酒已經被我全部收購,你廿九叔從中也出了不少力氣。
6 u+ M: p0 }- F% u S5 `/ B; s! \4 G- N
如果現在開始著手準備。預計到八月份,可以有三萬壇清平調出來。到那時候,鹿未玖的新酒也差不多可以釀成,正好可以接上去。這樣,就能夠保證明年的供應。」
5 X }' i2 m; B6 E! H6 {+ u7 Z9 i, _. w. p; {5 j2 q) S I, G, D
三萬壇清平調,聽上去似乎很多,其實不然。# ~2 n' B e* y' Q2 u
' S$ s k3 P) v0 m& }$ V 這清平調的度數遠高於這時代的酒水,所以每一罈不過兩斤容量。
$ F. _% |& X* j; y- v# n8 }" z- w. W, ~5 v/ s4 U; D
三萬壇清平調實際上也就是六萬斤酒。聽上去有點嚇人,可實際上真算不得太多。* A& o. C. p; m: z& \7 x
$ r! b8 m. c/ N. |* s* x 這可是大唐獨一份的白酒。是真正的白酒。. @7 p. O& }7 C; E6 I2 @- S" ^
; X( |% A/ d! Y% S$ G- {. n7 y8 M8 Y 如果能夠推廣出去的話,銷量必然驚人。當然了,這利潤同樣會非常的驚人……
# Q; o- j/ P4 _# ^' k6 G5 R* c4 l8 h$ N+ \2 N! }: a
唐人的就,分為清酒和濁酒。
^; _% s4 D! F* X, o& \
# J) g+ S% v9 C9 B: C 其中這濁酒,也被稱之為白酒,或者綠蟻酒。是唐代民間最為流行的一種酒水。
3 S* ^. F# V4 j/ q) h1 V, a3 b+ H9 U" b9 V' b: C" @2 S
李白斗酒詩百篇,說的就是這種酒。
1 K1 h( h Q ^+ h( X8 d2 n1 A
9 ~* S/ a5 p' x4 c2 M7 D 它的度數,也就是十度左右,甚至比後世的啤酒度數還低。
9 ~( J$ A$ x& C. F6 Q* c% U
& f- ~- n! \$ \; R& {$ j1 K. ~- u 濁酒一杯家萬里,燕然未勒歸無計。% [, ~) x2 o1 o, c6 o
5 O a0 I% W# p7 R2 p 說的就是這種酒液呈淺綠色。且渾濁不清,上面漂浮著細白的,如同螞蟻一樣的漂浮物。
" k$ o7 o. A( J W6 b% e$ ~+ W* k2 z
口感,略有酸敗的味道。
/ h5 O4 s( P R2 p( z9 W
' ^" g2 n' Q! n: K6 w* O" B 楊守文一直覺得李白是個酒量驚人的詩人。但到了這個時代才明白,他其實是一個肚量驚人的詩人。只是不知道,日後若李白喝到清平調這種酒,一斗過後,可還能賦詩百篇?一想到李白杜甫發酒瘋,楊守文就忍不住發出一陣‘嘿嘿’笑聲。# U( \0 n, k! d ^8 }! I( @
2 i5 W0 s' e. [2 B& \
「兕子,你笑什麼?」& j/ j' C+ h! Z( K% u
5 Y! L x# n2 e( o9 _7 F 宋氏疑惑的看著楊守文,感覺他的笑聲裡,怎麼就透著那麼一絲無良之氣。
- f. s: j" a. A" S) C* ]; w e- n! Q# Y G4 n) w+ E+ O& C
「沒什麼,沒什麼!」
7 x# D* m3 J* Z) M. Q j. _4 K9 E P0 G. E
楊守文強忍著笑,擺擺手道:「阿娘,這邊的事情就交給你了,還請你多多費心。」
- K- {: |9 s3 d6 e, {& P: k. c6 t6 h# j3 K
「這孩子說的甚話,這不都是為了這個家嘛,何來費心之說?」$ `" N; d" x1 a- _+ z7 G
/ Y# k' c2 a) @3 i: ]
「對了,算算日子,龍門薛家的人也該到了。* x; n+ c& @- ?) L1 X
( O" ?) P2 h/ {) v4 ?' K/ v
到時候如果我不在這邊,阿娘便和他們談就是。但這件事,千萬不要讓老爹參與。他那脾氣,人家兩句好話說不得就把他繞蒙了,到時候別沒賺到錢,反而賠個精光。」
2 k; f- p, e- h0 h
% y0 z1 b6 h- x) ]. Z 這年月,人們可是不會把錢掛在嘴邊。
! ]: [1 n; a4 }# i
$ u/ k; ^, ~5 U) T, {$ V, k' r 可能除了那些胡人之外,也就是商人才會如此。3 ]3 e' o2 W0 F C) s
4 ?" ?- t( @/ | 不過楊守文倒是沒有這麼多的計較,清平調不僅僅是關係到自己的家業,更關係到日後能否找回幼娘。所以,這牌子非但不能敗,而且要持久,更要人盡皆知才行。
+ u( Y7 ?9 {$ f& N! D6 E" O* Y3 I1 l( G- M3 t$ t
嗯,銅臭氣就銅臭氣吧。
6 r9 A; G3 _* Q7 G* ~# W/ v" {& ]$ ?8 V& ]5 s U
說出這種話的人,一定不知道什麼叫做‘一分錢難倒英雄漢’。$ i8 {+ Y, h, [# Z5 [: T( b+ n
7 ?. S1 |2 i$ c6 R
一天的時光,就這樣悄然中逝去。
+ t, \" G: M& F* A( z: B, X5 a0 z( F; u* k/ k0 z: U
狄光遠帶著右監門衛的兵馬,於黃昏時抵達滎陽縣城。
$ y, t" F6 t4 Y
, D* J! A. X, w9 r" _- Q( E3 M 滎州刺史就留在滎陽,率領滎陽吏員前來迎接。這裡面,又少不得迎來送往的應酬。
- v" H3 d" G F0 B4 k" p
$ ~+ z: O. W0 i1 H- M5 c: A" C 狄光遠已年過四旬,長相頗有些與狄仁傑相似。
8 C1 ]. |" w- z% Z' x$ |
1 H# U/ F& ]# v& V/ i% W8 L 特別是頜下那一部美髯,幾乎與狄仁傑年輕時一模一樣。同樣的,狄仁傑也是狄光遠的偶像。為了更好的保護這部美髯,他還學著狄仁傑一樣,佩戴了一個須袋。
) H, \% c: s( J, S% s2 G/ k( k, A, i% P1 F/ I# Q5 d
這天晚上,他沒有立刻去找楊家父子。
+ s6 @" z' ~9 g+ d4 S
5 d" n2 r4 t( s4 |7 A& h; I" A 已經有很多年,狄光遠未曾獨自領事。! \3 Q* E' T6 ?; y( J, `1 @: ~ O( l
3 [% u! _0 R# `: s7 f- M5 K
自從狄仁傑再次入閣,狄光遠就留在狄仁傑的身邊負責照顧。在大多數時候,他都是跟隨在狄仁傑的身邊,充當著狄仁傑的影子。嘴巴上說不在意,可心裡面還是有些羡慕,羡慕自家兄長,也就是狄光嗣能夠官運亨通,如今已官至淄州刺史。
7 E6 J0 k5 ?8 \* m+ V L4 ]3 z. @! @! r' t! ^
此外,狄光遠還有個兄弟,也就是狄仁傑的小兒子,名叫狄光昭。7 I* z4 P. ]# d" v
: A# h V$ M& x! Y; P: ], V 他比狄光遠小八歲,也做到了魏州司功參軍。據說如今在魏州,也是春風得意的緊。% ^! `9 p& e4 Q9 y
$ {' Y" t. D- I0 x9 _0 d9 h
三兄弟中,唯有狄光遠沒有出仕。; o/ ]* d/ c7 o' I" Z+ |' i3 p3 D) l* B
! Q' k, w7 k, M
但是在內心中,他未嘗不羡慕那種威風八面,一呼百應的景象。
% f6 C1 J$ F9 o* _- R1 h; X( F! X$ |& V' V% D' T* B. A" c. A
只不過,狄光遠清楚,照顧好父親,狄家就會一帆風順。一旦狄仁傑不在,狄家也將隨之衰落。
, [- P' K d' T4 v
, O/ R. Z. \7 A4 H 為此,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。
0 C/ H! q b$ a3 D3 g8 z3 N. q% U* u) G# \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