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樓主 |
發表於 2014-10-7 18:01:51
|
顯示全部樓層
第110章評等1 ]7 A; P4 F3 R! f- @) P
8 m7 j# w/ I1 l/ z+ n7 {/ y/ ^
所有的試卷寫名字的位置都被紙條糊上,然後送往閱卷房。/ M3 X; w* x$ |8 F% Z
) C: F4 Z0 A8 T9 Q, [' J; j3 h文院閱卷房內亮如白晝。
) I5 T1 B6 M1 P4 N6 U
: Z! i. ~2 B% p- P% \5 m" l6 o, x$ P這府文院的閱卷房極其寬大,兩萬多份童生的試卷擺在一排排桌子上,放眼望去像是一座造紙工坊。
. T& F9 j6 t" |. U: F, O三位考官、一位科舉巡察和十位文院舉人站在孔子聖像前。
, T( C9 T, `5 _( v- w3 J“恭請聖裁!”
+ {: @7 o \) P. u+ y9 S3 p' R& D* h4 |4 f3 ~# z* }
無形的力量降下,房內生風。所有的考卷都散發著煙霧狀的橙色才氣,但才氣的濃淡不一,高低也不同。
% m5 `+ w% m T4 ^/ f8 A一股無形的力量拂過,數以萬計的試卷被挪到閱卷房的一側,堆疊到一起,堆成一片紙山。
3 P6 }7 I) `, A% O& j+ W5 m# f. l( V
最後,才氣最高的兩百份試卷擺在桌子上。: @6 i, {1 z' N( k& T# r
$ C, v% u' ^) Z, D' D0 Y7 q
董知府道︰“文曲五動,不知是禍是福,但既然聖人們增加秀才名額,那對我人族來說就是好事。開始閱卷吧。”% y% D. V: S* ]- K! p8 b* P& |
% _* k- I2 j9 z; N5 ^# |9 s }+ R& k2 B
十個文院舉人最前走過去,一人選十九份試卷,而才氣最多的十份試卷留在原處。和縣試不同,府試需要文院舉人交叉閱卷,每相鄰兩個人對自己的試卷評分後,要評判對方的試卷。三考官和一位巡察看向前十份試卷。
9 G8 q( r: O$ y6 c! F( l
: L1 R0 L4 G* x( X8 c排名最高的一疊試卷是兩尺四的才氣,其後分別是兩尺一、兩尺和一尺九。
7 m" J2 j" J6 L3 |
8 U) B6 w7 \% o2 I5 @9 Y董知府微笑問︰“要不要猜一猜何人才氣最多?”
6 R0 D- \$ q9 A$ @1 r1 g: m' q9 ?: n
周主簿道︰“還用猜嗎?第一必然是方運的。”5 b$ T' l: q8 E. I7 X
4 u! _# v# {. U
“周大人所言極是。”馮子墨微笑道。% v& u/ ^8 @4 J6 T: t2 B
2 ^( f" q& @5 V+ j! P0 C! J
耿巡察卻冷笑道︰“那可未必。就算他才氣最高,也可能是詩詞才氣高,而未必是經義才氣高。看看其後的才氣,相差不到一尺,茂才之位屬于誰或未可知!爾等身為聖人門徒,在閱卷前就如此吹捧方運,若不是顧及爾等顏面,早就奏請聖裁罷黜爾等閱卷資格。”0 u T4 w8 Z# g% f! v! O8 x
; J7 s s, h& B" W2 \8 h8 m& s
三個考官心中憤怒,但卻無言以對。這科舉閱卷雖然嚴肅,但大家都是文人又不是木頭人,沒必要那麼嚴謹,可耿巡察說的沒錯,而且他又是翰林,眾人也只能生悶氣。( Q" |! K1 g6 l3 J6 x3 k
& A! e& l0 Q. q" D6 \. x
“耿大人教訓的是,那我們開始閱卷。”董知府突然快步走到第一份試卷面前。另外兩名副考官相視一眼,默默地跟過去。9 y; k* s; B/ U& k& S& f
5 o; ^* {! \8 ]6 t! H
按照規矩,主考官會請科舉巡察來判閱第一份試卷,一來尊重聖院的地位,二來尊重高文位的人,但是耿巡察已經撕破臉皮為難方運。要不是方運以請聖裁威脅,耿巡察會變本加厲。, u1 I! M7 x/ e" u# R- s* F
& a( P& O# n( D$ D2 g' r一方是本地豪強,一方是聖院官員,兩者一生恐怕也不會有第二次相遇,耿巡察翻臉在先,所以三位同在景國的考官已經沒必要再顧及什麼。* k, Z* K2 q3 }% I, b; W6 c/ w% l4 W
0 p" q: i x5 b8 q7 c! ]三個人站在試卷桌前,耿巡察只能在一旁扭頭看。2 ?2 F5 J$ Z# \1 R1 {. ~' ?
* g% z8 N" C& y6 ?耿巡察輕蔑一笑。絲毫不生氣。四人一看試卷,三個變了臉。0 Q9 E5 A# H+ M; H8 w M
% y; j/ J% M, @6 m6 @8 \耿巡察定楮一看,哈哈一笑,道︰“這不是方運的字跡,我認得!方運竟然不是才氣第一人,你們玉海城果然人才輩出啊。好!好!”
- ?3 r# [- H3 E. l2 R v. r4 H r
- c( D) g' i0 u: [ h6 \1 ?( w董知府黑著臉道︰“耿巡察失態了。”
( T5 Y3 F; ?) n( C
$ w1 C- k T( ^5 Y, _9 ?耿巡察不以為意,微笑著看著排名第一的試卷,說︰“我看看。經義才氣有一尺六,詩詞才氣有八寸,這字跡我不認識,我所猜不錯的話,似乎是那位童黎的?後生可畏啊。單憑這一尺六的經義才氣,在許多地方都可爭得茂才。若無人在科舉舞弊,玉海城茂才之位非他莫屬。”0 b! A' \* {" J5 o3 |
7 ^* O# B8 E( p$ Z周主簿和方運關系最好。沉聲道︰“耿巡察請肅靜,這里是閱卷房,不是胡亂吹捧之地。”
! ]0 c6 }! ]; g, ~1 ~4 k1 ]3 N* X; @7 k, D; p/ ?' A5 b% k
耿巡察依舊面帶微笑,勝券在握。 e4 x- L. f% J0 m
$ P5 p5 c; l" [/ |董知府道︰“我等交叉判卷。等做出最後的評等後,可由耿巡察核實。”& l* t& j9 h1 W' C* E" }* z
: ?1 L$ N0 f" y- _0 V
“請!”# a" t, I) M, o. o) I! c! A
2 k1 y& m4 K4 W t“請!”9 B" [4 J C$ }# K* _$ B/ }, L
& C D) L y- B4 ?4 A9 Y6 g
馮院君和周主簿相互客氣一番,沒人理耿巡察。, W! \" c* G* S
) S* W% H5 T! |- O( M V
董知府看經義,馮院君看詩詞,周主簿看請聖言。# N; H* e! {8 A' Q. o
1 P9 t( M- y4 {不多時,董知府在童黎的經義下用紅筆簡單地寫了兩個字。- g2 v/ u# D: K6 n
2 x/ C, G' p1 X
乙中。
+ L% {. G, y2 X! u2 l
2 ^* d6 @+ H8 E( i# [, z) x8 Y耿巡察看了一眼,沒有說什麼,這個評等很客觀,童黎的經義才華不錯,破題也足有乙上的水平,但後面的部分就一般了,不過在秀才之中仍然鶴立雞群。
) |- T! {* w1 o, M, [0 J2 I
% b C# Z/ y! ~/ f耿巡察冷眼旁觀,現在的評等只是待定,除了請聖言,最後詩詞和經義的評等最高者無論是哪一等,哪怕是丙,也會改成甲等。
. M& F9 c/ J0 I" F4 l
% a, i9 F! M& ]) j# v+ n) o" d另外兩名考官也相繼做出評等。
6 s L6 j8 N) C8 J5 q9 ]" e; j
- P) L' U. R, B( ?5 @6 Q4 a童黎的請聖言、詩詞和經義分別是乙下、乙下和乙中。
, h: [0 z* P3 `/ P6 k/ N1 H+ U1 e
, u7 C" S, N; V4 @3 Z之後三人交叉判卷,都沒有發現問題,最後的評等都和第一位考官一樣。三位考官正常情況下會夸獎童黎,畢竟三乙不常見,如果不出意外,這人必然會是一府茂才。
4 a7 n- R8 K6 d( Q3 w. {
@, P, \5 X2 d/ c不等三位考官開,開口,耿巡察道︰“不錯!你們三人還算公正。”$ o5 E, G* j* Z( @0 h* j
& ?* x! C3 [( S5 z0 N# s三人相互看了看,開始判第二份。字跡仍然不是方運的。三個人的臉色更加難看,而耿巡察的笑容更大。
" O# K# H8 u* h& @) S0 d
" Z+ O7 t# J9 B/ A- {不多時,第二份的評等出現,分別是丙上、乙中和乙下。
9 w2 |4 z( {' Y+ ?" ? A4 v1 ?' s
耿巡察道︰“這人的經義評等和童黎一樣,但童黎的經義才氣高了四寸,不如童黎。”" M" v' |: o2 B ~7 C N) f7 L
k, Q# ^ w2 [, f' g0 ?- q6 E
三人一句話不說,默默地進行第三份試卷的評等。
2 V- V Z! l5 B, L1 B' @( [" v1 r6 P* t
依舊不是方運的。" ]3 r% X$ w7 b8 Z4 Q. H0 Q
8 e7 `& l! X: @. t三個考官的臉已經和黑鍋沒什麼區別,不過三人有文膽在身,哪怕心情再差,也不會因此胡亂評等。第三人的評等是丙上、乙上和丙上。1 ]3 x/ U; Z* P/ p
! V/ J3 S y+ F
耿巡察再度評價道︰“此人詩出出縣,才氣一尺一,可得乙上。第四人的字跡我看到,應該是方運了。”有聖人俯察天地,有些話說了無傷大雅,畢竟三位半聖才是真正的考官。
! {. |; E$ S& P0 s/ w
+ k' G, z, u8 z }三個考官帶著復雜的心情開始閱方運的試卷。! g) M, n& m8 N
2 c! x% S0 U; V1 s0 N8 m# P, `
請聖言、詩詞和經義一分開,三人的目光中竟然流露出一絲絕望。, R+ x4 g2 I5 ?6 X% g+ I
" m( D( T2 P& N方運的經義之上只有極淡的才氣,連一寸都不到。+ {9 B' r3 l( a
( c$ B2 Y- D* a1 ?: G9 D9 A
“繼續吧。”董知府輕嘆一聲,開始看方運的經義。
+ ^( s! ?; T$ `2 O& b* ?) d( l8 L5 Q; r0 n+ l$ i1 e
看完最前面的破題,董知府大聲道︰“好!我為考官十數年,第一次見這等巧妙之破題!若後文不差,我必然給甲等!”
" }! |! g' F# G6 Y6 z另外三人立刻看過來,耿巡察也伸長了脖子看。
) i* V8 y/ k u, W, y( n0 l( i; J6 O& f' k0 ^
“妙!連我都不如!”
* C; k: |! x5 k2 ^! T# N' A+ u; D1 M; X! K, x4 d
“大才!”# m/ t0 E! \- y* a4 I* B* V
" n+ s% G9 M+ R! b) c! H耿巡察臉上的笑容消失。
8 h5 @' c$ p9 B# e/ J, r7 F& I- n- O4 L; @
董知府慢慢道︰“才氣是詩詞的唯一衡量標準,但並非是衡量經義和策論的唯一標準。尤其是先秦的先賢、孔聖弟子。他們的經義經常毫無才氣,但卻蘊含大道理。武國的大儒衣知世考舉人的時候,經義只有區區三寸才氣,可仍然力壓眾人,獲得甲等。”- Q8 g/ G9 U; c
: B: p+ c" O% P$ \- L' ] O5 c8 h
耿巡察知道董知府這是在說給他听,也不回應,繼續往下看。, }% g4 |$ q& v; _
# B8 K' _6 m! l5 j9 A
四個人慢慢看下去。耿巡察的臉越來越陰,而三個考官的表情卻越來越豐富。
) \1 k- e9 r0 w7 @& N5 J) ]* M+ _+ u; w' c* E7 ? u& [2 p' d
“我若是董大人,第一個評語一定是‘結構嚴密’!這個方運,從破題開始,下接冒子,之後原題。異常流暢,真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,哪怕是一國狀元,單論結構也不能更好了。”2 T5 Q" F" c1 I2 X" E/ m- s
! t' D' q! U! {6 b7 A; G9 `/ W“破題巧妙,結構嚴密倒在其次,我最喜的則是關于禪讓、世襲和眾選的發展,禪讓和世襲是大禮。有禮之變,可他從中發掘出其義,義也在變,和破題遙相呼應。這篇經義若是才氣有問題,一定是出在他假設出來的眾選。他雖然無力假設一個與禪讓和世襲同等完善的眾選制度,但卻明確指出平衡和穩定之特質,極其符合我儒家的‘中庸’之道。不過他又在眾選里強調有聖人觀之,說明這眾選不是完美無瑕之禮。幸好如此,若是真有國之大禮可擺脫眾聖,反而不美。”
" O$ M6 r! E9 V. ` k/ {: W1 S3 V, I9 U/ t+ j( p# j* T1 q
“此子的假設雖然膽大,但論平衡和穩定,卻要超過如今的十國制。十國若沒有聖人,國家只能靠明君才能維系,但若國君無能。則國家危矣。他也在其中闡明,既然選擇了平衡和穩定等特質,那也會有負面特質隨之而來。若是他能取長補短、取其精華融入十國,則可以此文為根基成大儒!”
- A7 K1 h! J- F( w0 S2 X* C+ C4 J% Q
/ a/ |: a% o" i2 C“甲!”6 z8 [, Y& }: q! S2 D
* v# X( T/ l F+ e$ P# w
“甲等!”4 D7 m% e% Y9 ]
6 M" H% p+ G& E. ?7 p8 c
“甲等!”+ n, |1 Z4 h. ]
+ j0 u$ @3 }) n& }( G董知府在方運的經義下面寫上︰“破題神妙。結構嚴密,有變革之征兆,有興人族之契機,有可行之方式,深明禮義,甲等!”
# G2 e. v; _6 m* j% a) r
: ~+ s% l- g, z* n; g隨後周主簿和馮院君也在其上寫上甲等的評語,只要後面的試卷不出現同樣精妙的經義,則方運必為茂才。
$ C, r. |' {. u) P2 ?8 S
% Q) ?4 _/ q2 f8 l) H耿巡察卻道︰“此文不可得甲等!”0 h9 u, Z O+ s& ?6 I0 L( w
- }# H) ^6 N: Q+ R, ?; I8 i
三位考官一起看向耿巡察,其他人還好,馮子墨立刻怒道︰“耿巡察,此文明明是甲等之文,怎會不可得甲等?我知你勾結詩君弟子施德鴻,又想報復我景國,可你若想毀我景國大才,我必請聖裁揭發你!你有無私心,你心中最清楚!”* [4 L7 T6 p. L, V" Z5 L
: A7 p% K) k- {$ _“耿大人,你可要三思。方運的《陋室銘》可是半聖點評!若是這文被聖裁為甲等,你輕則失去聖院官職,重則文膽不固,此生再無寸進啊!”
q$ |0 k* R" i# t9 F% _- _5 \7 ^ U1 i* `
周主簿冷笑道︰“董大人,馮大人,你們兩位是進士,若請聖裁失敗是大禍。我只是舉人,哪怕失敗也無所謂,耿翰林,你不要逼我請聖裁。”
1 G, r l8 i6 B- a6 m+ B- K( i) W9 k% }; c3 A6 I
耿巡察緩緩道︰“此文的假設雖十分奇妙,但終究是假想,無人著書論證,給予甲等太過。我建議和童黎一樣,都給乙中。兩人評等相同,不偏不倚。”' K( q6 [) k' ?4 b+ h2 O
9 U; R0 l( p+ e P9 A% Z“你看似不偏不倚,實則仍然有害人之心。若兩人都為乙中,童黎那篇才氣多,必然會改為甲等!董大人,我問你最後一句,給不給方運甲等?你若不給,不用大人你再勞心,我馬上請聖裁,由三位半聖考官來定此文!”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