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卷 龍虎鬥 第九百二十八章 糾結的小古
J `: x& e4 b; A! z; G; s # l, x. {' o F t. \, Y
武懿宗憤憤地道:“我當然不會到姑母那兒去告狀,我算是看明白了,當初吉頊在朝堂上斥責我,姑母貶他出京,根本不是維護我,而是維護她自己的臉面,她覺得吉頊沒把她這個皇帝放在眼裡。
, S" l- ~) |" I- Q1 w8 ]; L
/ [ ]- i2 U. ?8 `, {! q8 R 如今她已引楊帆為心腹,如果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楊帆發難,姑母就該覺得是我不把她放在眼裡了。嘿!咱們這位姑母,維護的只是她的權威,血緣不值一文!我會等,等到可以發難的時候,再整治得他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!”8 I8 [9 h8 B9 ?& Z+ C7 O
" v# G) U+ A4 E* { 武三思大感欣尉地誇獎道:“好!雖說碰過幾回釘子,可你如今懂得了謀而後動,那就很好。”. E% _ F, j9 I% k. J0 T* A- G) \
/ j; M ^2 d% u1 t
一進書房,就見周利用、冉祖雍、李悛、宋之遜、姚紹之等梁王心腹都在,濟濟一堂,武懿宗不禁詫然道:“這麼多人在商議什麼,還是為了延州冒賑案?”
) t, f5 a3 Q: ^/ a1 t$ e' C 6 k/ P1 B4 n: n1 ^& a" k
武三思讓他坐下,道:“延州謝宇斌是魏王的人,這是我們的絕好機會,可以趁機肅清魏王勢力,還可迫使那些牆頭草倒向我們,怎可放過?正該趁他病,要他命才對。不過你是武將,無需操心此事,利用和紹之是御史,他們會做的。”
0 D7 m9 c F' {/ p, }6 Q 7 ~, z; X" E Z3 f6 j- V3 R% e. T
武三思說著,神色凝重起來,道:“我昨日剛剛收到一個消息,皇帝似乎有意還都於長安,今天找你來,咱們議議這件事情。”
7 S) e$ f! L; J6 ^
% j c7 H: `! P7 C1 G. _# l 武懿宗呆了一呆,奇怪地道:“還都長安?還就還唄,長安也好,洛陽也罷,有什麼區別?”
6 R5 w6 s# ?, _/ M+ }9 P
$ u; l" x. J7 G5 m5 P+ j- g 周利用等人或轉首他顧,或掩口輕咳一聲,武三思恨恨地瞪了武懿宗一眼。道:“旁的且不說,就說你,你現在可是金吾衛大將軍,兼領京都屯軍。如果皇帝還都於長安,你除了金吾衛還有什麼?洛陽屯軍能帶到長安去?你的兵,一下子就折了大半!”6 ]# W( o5 b; }$ X, Q. D7 x
+ f, V% L7 z- D/ i& W: ^ “啊!”武懿宗恍然大悟,好像屁股底下安了彈簧似的彈了起來,喝道:“這怎麼成?不行,我們得阻止姑母。”
. A" e8 ^, H' f% `% S0 q4 Y ( } ^1 m, A* p, S0 q7 c
武三思瞪他一眼。喝道:“坐下!你怎麼阻止?你以為姑母要還都長安,就因為水患和漕運?姑母的眼光比你我要長遠的多。方才我與利用、祖雍等人商議過,姑母的用意很明顯,她當初為何定都於洛陽,今日就是為何還都於長安。7 P' I9 W+ y: w. D$ c
. M# u* L6 a3 S# P0 J- M 可是這些年來。李氏被打壓的太狠了,洛陽已經是咱們武氏的天下,就算是攸宜,雖然不曾站在咱們一邊,可他也只是忠於姑母一人,一旦姑母殯天,他會怎麼做?他畢竟他也是姓武的。
% S9 `: b6 S4 ]1 e( d* |
4 ^+ ?$ G6 o3 `# _. @$ v5 m/ T 姑母栽培楊帆分羽林之權。提拔李唐舊臣充斥朝堂,都是為了這一目的,可姑母還是不放心啊,她擔心只一交權。就得被咱們奪回來,我不希望你現在太張揚,也是因為這個原因。現在不能讓姑母覺得咱們武家太霸道了,你明白嗎?”
- z" B; V+ V& m/ E# _ + l5 o% k9 d7 n2 `1 m. I7 J7 y5 u
武懿宗懶得明白。他只知道他的權力馬上就要被削弱了,他怒氣衝衝地道:“當初若不是咱們武氏為姑母造勢。不遺餘力地剪除李黨,又為姑母上書勸進,姑母能順順噹噹做天子麼,今日竟過河拆橋,那你說,咱們怎麼辦?”) ^8 \: t+ a& E" Q" i2 I Q3 E
& o5 ~; Z/ E8 d" r 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' { P3 R4 Y8 J1 G( I. V/ j3 ^( u; Z
% J% H1 i; x7 \, W 楊帆被抱進臥房的時候又陷入了昏迷,期間只有短暫的清醒。5 E. n7 |- }1 a, c1 r5 `2 Q5 B
& x0 G V+ m* r: y
他的身體燒的燙人,身體強健不易生病的人一旦生病會更顯嚴重,何況這時代高熱不退是一種很容易就會喪命的疾病。
; f$ I5 S* T! S% n 4 q3 [ m" W: c! R( {) R
小蠻和阿奴都慌了手腳,趕緊使人去請醫士。昨日阿奴笑岔了氣兒,整個楊家便如臨大敵,今日阿郎重病,那就更不用說了,一時間洛陽名醫齊集楊府,開始會診。# [1 I9 C4 p; f
! I9 V/ ]* z2 o+ M% g8 a
楊帆這一病很難說是受了風寒還是怎麼,或者說風寒只是一個發病誘因。一個人生病,除了身體內部病灶或外物侵襲,其實還有第三種原因,就是情緒劇變、心理壓力,身體吃不消情緒波動造成的壓力時,就會生病。
' F2 ~3 \, Y; b! w; T$ Z3 A
$ ~7 I. m% U1 v/ A+ a2 C" H 楊帆的高熱不停固然有夜宿屋頂寒氣襲體的原因,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原因。情緒的極度壓抑與悲傷,最終變成高熱不退,哪能馬上好的利索。所以,雖有名醫開方下藥,可這心病,總也要一個慢慢痊癒的過程。
6 l& o; @; v0 A7 y2 [
# R6 @" I D8 H 古竹婷把楊帆從房頂上抱下來,交給小蠻抱回寢室之後,她就逃之夭夭了。說不清道不明的,她總感覺楊府上下所有的丫環婆子看著她時,眼神裡都寫著三個字:“壞女人!壞女人!壞女人……”
; K [* C% a1 O. d$ m9 D& S0 h- V
# R$ Z$ M$ F/ V 她現在頭昏昏的,恨不得也跟阿郎一樣,就此昏倒不省人事才好,可惜她偏偏一點頭疼腦熱的症狀都沒有。
& m u. M/ ?/ t; j1 e
0 X+ L/ ~* v2 r; T; j; `! S 古竹婷溜回古家,撲到炕上拉過被子往頭上一蒙,便嗚嗚地哭起來,慌得她娘跟什麼似的,卻又不知女兒究竟受了什麼委屈,坐在旁邊絮絮叼叼勸解半天,卻也沒個頭緒。" x/ e" R9 ?+ i s9 @1 e
3 ]% k4 a% K+ @0 z4 o) E, Q0 a1 G& Z+ x
又過了一陣兒,得著信兒的古老丈從楊家匆匆回來了,一撩門簾進了女兒這屋,老婆子趕緊迎上去,輕聲細語地道:“老頭子,咱們閨女這是怎麼啦?”
, e: z0 ?, D! y: S9 Z$ D9 s 8 q( [, f% S- N! J
老頭兒不答,背著雙手在屋裡踱了半天,衝著腦袋蒙在被裡的女兒說了一句:“哭啥呀!要我說吧,閨女,好樣的!”
' h1 z1 m4 W6 n2 q E $ h$ k# _* I! l
古竹婷從被子裡探出頭,哭得梨花帶雨、抽抽答答:“爹!”
# i# D- r, W2 B$ V; p& U + k2 T0 @0 T# f. T0 L2 N
“哎!”, o$ A! Z1 N$ V }* O+ |9 O. m
8 U) t0 ?! L3 E5 c, t5 J* j7 I “你出去!”
# q, C* ^, Q5 |% q7 j8 L$ N. o # T- r- u+ r$ o8 t
老頭揉揉鼻子,道:“女兒啊,你別傷心,我看咱們阿郎,不是個敢做不敢當的,阿郎著了風寒,現在燒的不省人事。等他清醒了,我跟他說。”說完不待女兒發作,老頭便飛快地溜了出去,喜氣洋洋。
8 y8 d% e' a1 h + j4 c6 K( F1 V" p9 M
老婆子聽得摸不著頭腦,只是聽父女二人這番對答,似乎跟他們家的大恩人楊帆有關,老婆子便衝著駝鳥般重新鑽進被底的女兒問道:“閨女啊,妳這是怎麼啦?莫不是……莫不是楊將軍怎麼著妳啦?”
9 Q) W; ?5 {. h2 A) w- T* N # U( a+ _/ z; t5 X1 x
古竹婷把翹翹的屁股負氣地一拱,嫩手一甩,在被底哽咽道:“娘……”# _' M. |) G1 o) x4 G. E' N: H
; d9 h/ p9 Q: q( o3 X6 N( e( G; E0 s
“哎!” P: n! U7 e2 ?$ j Q, f( j4 ~
7 n6 @# P4 p7 o5 f# N- D “你也出去!”7 o; \ R& r: \
; |9 p+ j) |" k' C 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3 L$ }" V* j6 i7 i X
: t* j' z/ N7 s “陛下欽聖皇之顧托,受嗣子之推讓,應天順人,二十年矣。豈不思虞舜褰裳,周公復辟,良以大禹至聖,成王既長,推位讓國,其道備焉!故舜之於禹,是其族親;旦舉成王,不離叔父。且族親何如子之愛?叔父何如母之恩?
: Y8 Q+ U0 S4 P! z5 A; @7 h 4 B5 M$ ~- a# _( @
今太子孝敬是崇,春秋既壯,若使統臨宸極,何異陛下之隧!陛下年德既尊,寶位將倦,機務殷重,浩蕩心神,何不禪位東宮,自怡聖體!: G5 }2 w" m; x% H
! B( I7 j, k. K" Y
臣聞自昔明王之孝理天下者,不見二姓而俱王也。當今梁、定、河內、建昌諸王等,承陛下之蔭覆,並得封王,臣恐千秋萬歲之後,於事非便,臣請黜為公侯,任以閒簡。臣又聞陛下有二十餘孫,今無尺土之封,此非長久之計也。臣請四面都督府及要衝州郡,分土而王之……”
! [/ I) Q: H1 W) N 6 e/ a' e# w8 b5 ?2 T) H
出現在武則天御案上的,並不是朝中大臣的奏疏,而是投送於御前的一封秘疏。當初武則天設銅匭,接受民間告密,藉機清洗政敵,但是等她登基以後,對銅匭便不那麼重視了。, D( |. ]7 ~5 e* E
, @) `2 z& A+ ?. g$ h$ ?
銅匭依舊有人定時開啟,清撿其中的告密信,但是沒了朝中那班酷吏,基本上除了些雞毛蒜皮的小事,就沒有什麼值得送到御前的舉報信了,可是這封密信一打開,就把負責清理銅匭的人嚇了一跳,沒敢遲疑,馬上呈到了御前。
. ~' @: N8 ]2 \! g. D
4 c+ a3 k9 C6 X+ o1 N* b 這封密信很簡單,一共三段。第一段很不客氣地說,當今皇帝登基是因為先帝臨終的託付,兒子們又不能跟母親相爭,你現在應該學習大禹、學習周公,趕緊把國家還給李氏吧。
& `, ?' t3 `: E. D
; [ @4 O4 U7 R, {% f4 ~# O 第二段把當今太子李顯狠狠地誇獎了一通,而且直言不諱地說,你老啦,國務繁忙,你是料理不來的,還是趕緊讓太子登基才是道理。
`- ]1 z/ t# {+ D+ h4 Y7 _; }2 ?
, |1 k1 |/ M! v: g7 k2 E 第三段更是變本加厲,說天下不應該有兩姓王爺。您封的武家那些王爺們還是降為公侯,罷黜公職,回家享清福去吧。您那些姓李的皇孫才應該馬上分封為王爵,派出去做都督、做太守,掌握實權。6 \$ H& Y0 Y/ Q. e: s2 |7 l1 [
, L. B k- ~3 s+ t m 銅匭是接受匿名信的,但是這封密信底下,還很光棍地署了作者的名字:國子監廣文館博士蘇安恆。當今朝廷在長安和洛陽各有一處國子監,這位就是洛陽國子監的人。/ c, v( J3 z3 p/ i& Q+ R# K
$ }- x& l' q0 w% u4 r9 l0 H 草包有時候也有草包的作用,武三思召集親信商議對策的時候,武懿宗一句“當初我們上書勸進”給了周利用很大的啟發,他馬上想出了一個以退為進的法子:“上書勸退”,而且一不做二不休,不但勸退皇帝,連武家的王爺們也要削爵罷職。
: X8 y/ r5 P2 d8 p( g% F) {
) H/ z. X' V# Y8 A V5 m 按照他們的揣測,以武則天一向順我者昌、逆我者亡的強硬性質,只要看到這封密封,一定會大光其火,不要說還想按部就班一步步安排傳位于皇太子的事情,震怒之下,立即廢了皇太子都未必不可能。
6 u! w8 [' {: U' O" j# {
+ H6 G3 N9 M# Y6 _# U 武則天確實極為憤怒,看到這封信,她的臉色頓時變得鐵青,嘴唇都顫抖起來。她只要還在位一日,就不會痛痛快快地交出權力,更不要說是這種貌似恭訓實則無理之極的轟她下台,這且不算,居然還要削所有武家人之權,連王爵都削掉。
' ]; U. o4 S f# N, J. M* N & F9 n6 y% r, n+ H
武則天的眉毛殺氣騰騰地立了起來,嘴角噙著一絲冷笑:“朕剛剛給了你們三分顏色,這是得意猖狂,準備反攻倒算了?”2 m8 }# M4 j( ?1 V7 U" s
. Y/ ?0 r8 a* N& {4 w
4 t) R; {1 d6 X; D. a' D/ L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