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卷千騎將 第九百零八章 掃把星
1 g, q5 r2 a1 H% u9 G; V& t& I) k! { q) c4 R" r
楊帆緊蹙雙眉,連婉兒坐在他的腿上那種溫軟香艷的感覺都無暇品味,自也沒有注意婉兒輕顰的蛾眉。( I$ e h6 U$ E( K
( i' F6 ~& X4 ^/ f# c# i
他沉吟半晌,搖頭道:“本以為以糧食為名目,定可一舉擊潰隱宗。所以一直以來,我們都全力進攻,並無防守策略。眼下不成了,我得馬上回去琢磨一下,接下來該如何應對他們的反攻。”+ O# K! `- {$ r/ k% w) ]) {
: n, a2 y* J. y/ }7 h5 {
“郎君稍等!”
! ], @4 A6 c6 O/ b3 k! j: ]& [, J& q2 o' D# j! C
婉兒站起身來,在房中來回踱著步子,蛾眉輕顰,若有所思。- L5 P3 b: J4 x: [) n
; i1 F1 }& G* W/ _7 J 這三陽宮皇帝雖不常來,各處佈置陳設卻是應有盡有,婉兒所選這幢屋舍名為“蘭香閣”,前窗有竹,後窗流水,流水澗泉旁遍植蘭花,此刻雖然關著窗子,陣陣幽香依舊沁入,滿室芬芳,而前窗竹影婆娑,斑斕一片,也頗有意境。
* ?3 |/ _( C/ Y3 {6 j0 s9 L/ I( S( d
如此溫婉芬芳之境,如此俏麗嫵媚佳人,正是相得益彰。楊帆沒有心思欣賞,見她若有所思,也不打擾她的思緒,可是等了良久婉兒依舊沉吟不語,楊帆忍不住問道:“婉兒,究竟怎麼了?”
, k" ]1 Y& l7 U6 U+ p# M) o; y4 O9 Y: b
婉兒將螓首輕輕一搖,說道:“奴家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,似與這延州有莫大干系,只是一時之間卻又無法確定是否記混了……”
3 p! G0 B v% c9 Z: y
8 y; Y* Q- B) Q1 n4 N9 B0 D 婉兒突然對楊帆道:“郎君且在這裡等著,婉兒去去就來!”
* r* q9 r4 D, F( o9 e2 b/ L% n, d( A
說完也不待楊帆回答,婉兒便轉身匆匆而去。楊帆不知婉兒去做什麼,見她匆匆離去,便從榻上起來慢慢踱到前面廳堂坐下,靜靜思考起來。
% T$ s, ?% n/ F* l7 c% j# W4 o4 b) w/ H4 g& V2 X
以糧食為突破口,對隱宗行致命一擊。目前來看,似乎只有楊帆在忙,是楊帆動用官方勢力上了奏章,先虛晃一槍,把隱宗的注意力吸引到太原倉,引出隱宗所掌握的機動物資去填補太原倉的虧空,隨即對丹州和鄜州動手。
+ W- o( U; I' v; f i. H
_6 M! o: ?9 Y# e! g. S3 O% O 在此過程中,除了楊帆派出了個親信,就只有朝廷的兩位御史。整個顯宗除了在背後幫楊帆出出主意,根本沒有什麼動作。其實大大不然,楊帆是怎麼把目標準確地定位在太原倉、丹州倉、鄜州倉這三處所在的?
; {! }! m0 L2 C/ L+ E
9 P/ \/ V7 \$ x$ N: t7 F' ^+ X 為了確定他們的主攻方向,顯宗可是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。& c' c5 b/ u8 L2 l
/ `7 u) l$ Y0 q% k- o 長安一戰發生於兩年前,當時除了有顯隱二宗背景的諸多糧商,還有許多聞風見利而去的普通糧商,這對有隱宗背景的糧商起到了很好的掩護作用。9 ^, H* ?3 w7 d+ ~5 } [
* e$ Q$ e, j1 X% K# h" \
如今依照殘存不多的線索去對他們逐一排查,如果換作朝廷出手,即便盡遣刑部、大理寺、御史台三司官員公開去查,一時半晌也不能查得清楚。
+ F2 ]2 B5 {0 a* @$ j; e, j
+ j+ a- H" w" d. L( m 顯宗要從時續時斷的線索中剔除普通糧商,找到有隱宗背景的人,再逐一分析他們當曰所用糧食是自有糧草還是挪借,如果是挪借,則必與當地倉儲官員有所勾結,接下來就要查一查那裡的虧空是否已經補上……( u# H: U% e* L3 g4 J
" p$ x' \; |, o/ E- e) x 如此種種,每一步都不是容易辦到的,尤其是在調查過程中還要注意隱蔽,不能讓隱宗發覺他們在查什麼,需要做出的努力更是巨大,如非顯宗,再無旁人做得到。6 G8 h6 {. b. ^7 `
& A6 M( |1 Y0 Q: e3 L/ p& w
正因為已經付出了這麼多,所以當他們決定開始行動時,才會全力以赴,務求畢全功於一役。可如今做為佯攻目標的太原倉已經不可能有問題,丹州那邊本來寄予厚望的時御史也沒有任何進展。 @( T' y% N3 {* I/ j1 J3 F
5 ~7 m, f" L) E; Y: L! t4 I
如今秋收已經開始,即便丹州那邊本來有什麼問題,已經警覺隱宗也會利用今年秋收大肆收購農人手中餘糧把虧空補上。做為主攻目標的鄜州現在也沒問題了,楊帆能做的只能是迅速回防,防止隱宗接踵而來的反擊……6 a( o, _5 ?* B5 j/ e
! l* X6 T7 _9 J2 B; f$ p
楊帆心事重重地思考著,上官婉兒則急趕到了守藏室。- p6 I6 y" H4 q# y) {4 c* M+ b
3 j6 T* a0 J, N, }
皇帝駐蹕離宮本來不需要帶案牘文本、過往的奏章,可是此番離開洛陽是因為洪水威脅,誰也不知道洪水能不能淹了宮城,所以重要文檔資料全都運了出來,光是這些東西就足足裝了十車。) A' ], r+ u- c- Y% K' M
: N& n8 |" d9 D+ e 婉兒趕到守藏室不足一刻鐘的功夫,一大批識字的宮娥太監紛紛趕來。宮門已然打開,守藏室內是堆積如山的宮中秘本和案牘、包括近十年來的全部奏章。! z( c( X k! J3 e! j0 c3 p
5 Z& X3 @; e/ B# Q8 ~% L 婉兒沉聲吩咐道:“所有人動手,馬上查找,只要是延州的奏章就挑出來!”
7 s1 n! {5 m4 h, K- `" K" t! k" p( n0 a. V! }
這些宮娥太監並不清楚上官待詔想幹什麼,其中有些人因為職司太低,平時見到這位內相只有遠遠站住行禮的份兒,連話都不曾聽她說過一句,如今能得上官待詔親口吩咐做事,個個誠惶誠恐、極賣力氣。
+ F6 ?* i& I% v1 S; i7 H6 Q' t7 y* o: I! x V6 R
一時間,整個守藏室寬闊巨大的殿堂上,無數的宮娥太監忙碌起來。親近的侍婢搬來萬字結腰鼓錦墩,婉兒款款地坐了,又有人端來一杯潔白如奶的杏酪,婉兒接在手中淺酌低飲,靜候消息。
# V) x4 T; `: V; O5 C1 O
# n7 w' q( v& f0 K 唐時,春夏秋冬四季皆有應季的飲料,如春有扶芳飲,桃花飲;夏有烏梅飲、沙糖飲;秋有蓮房飲、香茅飲;冬有枸杞飲、人參飲等。宮廷中更有冰屑麻節飲等高檔飲料,婉兒獨愛杏仁所制的杏飲,身邊近侍知其所好,自然奉迎。3 Z/ c+ d9 L! y( X: a9 |
7 M6 x) e9 l) D+ n0 I( T7 Z! {
“待制,奴婢這裡發現一份!”9 d; C4 O! K: E. D
/ M6 b4 N/ R% k5 V, R6 j$ J$ \0 j$ \
一個宮女翻到一份延州府上報朝廷的奏章,馬上歡天喜地的送到婉兒身邊。
6 w& X& e) k6 F5 |
+ p" N- u" r# ^ 婉兒趕緊接過,翻閱起來。% i1 ?' g# S* ], B7 w: n0 C, X& F1 ~
/ U* |* Q# F' Q0 `2 e Y6 B% P 這是延州府證聖元年呈報朝廷的,不過朝廷接到奏章的時候,已經改年號為天冊萬歲元年了,喜歡改年號的武則天在這一年裡一共改過兩次年號,因之奏章封皮上的時間處做了處理,有些顯眼,被那個幸運的宮女注意到了。
" Y) W; [/ D( d- a$ q! m+ j' F# P' g; t- A2 Y9 @& H
這是薛懷義燒燬明堂、天堂,武則天令其重建明堂並鑄九鼎的那一年,延州府聞訊上表敬獻銅鐵的一份奏章,實則是向皇帝表功邀寵,上官婉兒見與她想要的東西毫無關聯,把隨手放到一邊。8 m' K8 Z3 a& [+ }1 E
; {7 T# F2 J% f& } 過了一陣兒,又有一個太監翻到一份延州府奏章,趕緊屁顛屁顛獻寶似的呈到婉兒面前,婉兒打開一看,喜上眉梢,盈盈起身道:“你們繼續找,翻出來的延州奏章單獨放在一起,候我取閱!”3 e4 B; N6 O8 O6 e4 ^/ j# C" l; U
+ A, {0 }4 U+ d 說罷,婉兒持了那份奏章快步離去,直奔自己的住處。
6 ]0 w( }3 O& z4 ^! ~# a3 y9 m& K& o7 o D* l, l7 Y
楊帆在前堂坐著,反覆思量,腦海中漸漸勾勒出了防範隱宗反擊的一些具體步驟,這時回過神兒來,才發現婉兒久去不歸。# D* Y" M! q7 V
# P L2 i$ l3 V; V6 u3 m1 M
楊帆看看夕陽斜照已近黃昏,便欲先行離開,讓任威把消息遞出去,早做一刻準備,就能少受一點損失不是?他剛剛站起,婉兒便急急走了進來,步履匆匆,卻肩膀不搖袍袂不晃,宛如行雲流水。4 A$ G, K; E+ ]2 I% x6 i( f
5 C( G0 c) a" m “二郎,你看這個!”% P h+ z& P# C! Z
+ v* r N: @) q* Y 婉兒笑靨如花地把那份奏章遞於楊帆,奏章豈是誰都可以看的?但眼下只有他們二人,楊帆自無避忌,心中雖然納罕,他也不問,馬上翻開奏章仔細看了起來。《請免延州錢糧並賑濟疏》,看到標題,楊帆便是一怔,再看曰期,是聖歷元年,也就是兩年前。; ?4 s, ^8 a: F* n; K O+ P
/ M+ `9 g% r, `7 M6 l8 Z0 { 楊帆繼續看下去,這是延州刺史謝宇斌上奏朝廷的一封奏章,奏章中說“延州所屬與腹內不同。邊疆兵事頻繁,禍及延州,又有天災不斷,連年乾旱,以致該地苦寒瘠薄,賣兒鬻女,民不聊生。”3 w+ _& E- Q1 S' c+ A3 g6 a- l
0 N# v0 f N7 J. z0 g
疏中又說:“臣任事七載,百計調停,充實戶口,安此邊土,亦不過勉強令百姓溫飽,實愧對朝廷所托天子厚望。今年又復大旱,連月不雨,耕作無望,百物不產,商賈絕跡,恐將又現民不聊生局面。”, R6 a8 |4 V5 |* r3 g
- K; Q/ q$ d& v: t1 f7 y 唐時刺史調動並不頻繁,而北地近邊地區的刺史調動更少,一任十年八年那是常有的事,蓋因當地貧苦,又常生外患,如果地方官調動太頻繁,不等他熟悉地方便調走了,難以起到治理地方的作用,所以這位延州刺史在那兒一幹七年並不稀奇。/ W4 h0 \4 F1 s4 Y
; B/ I- l7 J- {! O( R
看這奏章,洋洋灑灑,儘是為民請命之語,謝刺史極力懇請朝廷減免延州錢糧,並撥賑糧撫卹災民,又因自己治理地方不力,頻繁向朝廷請求賑濟而惶恐不安,一位親民愛民的清官形象躍然紙上。
# E! S2 j+ g6 U g$ K* E+ A7 d& |% H9 N
奏章下面還有天子批語,楊帆一看那筆跡,就知道是婉兒代天子所書。楊帆將奏章拍了拍,道:“這是延州府因連年災荒民眾貧苦,請朝廷減免該地錢糧並施賑濟的奏章,你要我看這個做什……”: z; K9 b1 N6 P, c
, F t$ K$ X" C: `( m' y# s 一語未了,楊帆突然定在那裡,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。定了半晌,楊帆急急低頭,再看那份奏章,瞪大眼睛看了半晌,沒錯,確是延州府的奏章,落款與用印都是延州府無疑。/ }" d) o' Y- J& n
3 b4 t. ]* N+ |; y) _! r( k
楊帆霍地抬頭看向婉兒,婉兒輕輕頷首道:“我原還擔心會記錯呢,如今找到這封奏疏,那就確信無疑了!下邊還有我代天子做的批覆,免去延州一年錢糧,並發賑糧八萬石!”4 e `! b, @& T) ~
+ M; e2 L) [- z0 [) y; f z" d 楊帆喃喃地道:“延州連年乾旱,百姓缺衣少糧,常需朝廷賑濟,可是一眨眼的功夫,他們居然能湊齊十萬石糧來彌補鄜州虧空?”
0 v$ O. g$ n1 n- N; G! M6 |* R- g$ A& S7 g _0 @
婉兒的眼睛閃閃發亮:“郎君這一回,怕是要刨出一隻比倉鼠更大的大碩鼠了。”
. { l/ y. [8 L4 O; p) S4 p Z6 d, L! n& ~3 B/ I0 Y; A3 N
楊帆道:“何止,只怕認真追究下去,整個西北官場都要塌了半邊天!”& V; k( B9 j: m, L1 _/ z3 Y
6 e h9 \, Z% t2 n! [. P 婉兒嫣然道:“郎君去了一趟南疆,無數人頭落地,上百官吏去職,這一回西北又要因為郎君而遭殃了麼?”
" _) K0 z. I& u, ]' F% ?3 G$ G' b) W3 i- x, g
楊帆道:“其實,有件事我一直沒有告訴你。”
: z7 j2 C0 U0 ~) `2 x4 f7 P) i2 `& [( ?# v
婉兒一雙美眸微微張大,問道:“什麼事?”' g/ M$ U. M) y0 p9 I0 s
: `- d- N2 J8 u" P, W) P 楊帆道:“幼時我隨恩師出海,夜見大星當空,長兩丈餘,星馳長空,氣象罕見,家師曾為此要給我取名為星馳呢。”! O( ]" O7 E! o1 U$ R
% V) J- x$ g3 p- E" ?- N7 }* H9 q 婉兒想了想,這樁異事她也知道,武則天為此改了年號,她又如何不記得。婉兒忍俊不禁地道:“這話怎麼說,難道你是掃把星轉世麼?”7 C l X q( x+ [
5 c0 ~4 ?9 s1 Q: ]7 r
楊帆一本正經地道:“現在看,恐怕是的!”2 O9 V$ ~" ?2 |; r e( V% `/ H! E
& c- \0 B0 u* {1 T) p3 n
P:誠求月票、推薦票
/ a7 P6 y$ l* ~! `( d L9 p$ y
! t3 U+ i S9 P* R+ ~" Z/ @/ V, C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