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卷 第七百三十八章 二老吐槽
4 }. c- f) j0 B0 `, Q, _8 D, S6 u
還帶著些潮氣的柴禾先是燒得“劈啪”作響,繼而就熊熊燃燒起來,那煙氣也迅速變淡了,缶中飄出一股濃郁的藥味兒,這一回的藥味並不難聞,細細品味還有一種淡淡的香氣,畢竟是些補品。2 D. H. r3 g6 ^, k0 ~3 ?
/ B2 F2 w" Z- ?; k v
阿奴偎依在楊帆懷裡,輕聲道:“奴的身子已經大好了,郎君其實不必冒險去弄這些補藥的。”
" |1 O& C% T- |; w
4 N& M6 S$ L$ N 楊帆微笑了一下,沒有說話,心中卻想:“若非我想到去弄這些藥材,怕還不知道契丹人竟有這樣的打算,這些蠻夷,論起心機來,比我朝中百官也是不遑稍讓啊。這個消息,得儘快送給朝廷。” O+ ^( p% o+ {8 L
% M2 {/ z* d9 ]6 I( C 阿奴心滿意足地往楊帆懷裡靠了靠,低聲道:“郎君失蹤這些時日,奴食不知味、夜不安枕,如今奴是安心了。只是小蠻還在家裡牽腸掛肚。都是奴家不好,一俟看見郎君,想也不想就追了上來,當時該留個人傳個口信回去的。”5 R6 W: m. {0 h; k
* ]4 P. [# i* s1 `
楊帆把她摟緊了些,沉默半晌,才輕輕地道:“小蠻身邊有念祖和思蓉,有他們吵著、鬧著、牽掛著,小蠻心裡還有個奔頭兒,沒有那麼多時間想我的……”+ x; l3 r8 {* ?1 u% @5 c
8 e8 Z( ?* j. c5 ]/ i/ N: J; c
他自我安慰著,其實連他自己都不相信,他和小蠻的感情最深,不只是愛情,還有親情。小蠻有兩個孩子需要照看,又不用奔波在外,身子或許不及阿奴憔悴,但是他生死未卜的消息傳回去,對小蠻心靈上的傷害又豈會小了。
. U4 [/ W6 Y0 _& n9 K* \! E& v* \0 y: H7 q: A( E. p3 I1 U
可是,十六萬大軍遠征啊!
9 C$ z; o6 w% ^3 i, _" E# i( @" P+ e7 m) V+ H
小小契丹,從來就不曾放在國朝眼中,當初派出十六萬大軍,本來朝中還有大臣非議的,認為皇帝有些小題大做,是皇帝一意孤行。才派出了這麼多的人馬。& U" a! E5 G7 F8 N- _/ P7 U
, x% s5 b8 r1 P7 z
當時連楊帆都有同樣的想法,認為三五萬精兵就足以把契丹那幫烏合之眾打得落花流水,誰會想到朝廷居然會敗,而且是一敗、再敗、三敗。敗得如此之慘?
2 V4 s4 o) q( F5 d2 W
* S+ V+ |: t! c! w 想到這裡,楊帆心中也是一陣莫名的憤懣,沉默良久,才輕輕地道:“快些好起來吧。我們……很快就要出山了!”4 {6 B+ g5 ]2 T3 \9 l
* P3 p0 N) j8 }) p" Y2 P) W3 K6 v ……/ c- O5 N7 U) i0 y$ {: A
' f i- q: Y# @: f. g 突厥連敗靜難、平狄、清夷等諸路邊軍,連克媯州、檀州、定州、趙州等地的消息不只傳到了朝廷,也迅速傳到了西域。0 {# G4 J' }5 ]5 b
6 Y! H; X; Z1 a
正在那裡安置流民、鞏固邊防、努力修復因為突厥入侵所造成的種種破壞的狄仁傑聞訊之後,就像得了一場重病。一下子蒼老了許多。
# J/ M3 c+ m2 z: n2 x" a% R0 _" K2 s# K' Y
這幾年流放地方,他已經蒼老了許多,但他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卻一直沒有變。儘管他很清楚這些年來國力已經衰微。但他一直覺得這種衰微只是相對於太宗、高宗時期的強大顯得有所衰落,不管如何,朝廷在周邊諸國眼中依舊是只可仰望的存在。7 q* {% ~* c o$ U* d0 V0 b9 t3 x
8 m# K+ z, q& V& U, ^: J
可是一連三路大軍在河北的失敗,猶如當頭一棒,把他徹底打醒了。
. ^( B7 c5 L9 m0 R* P
. p8 o5 d* B8 l: J8 W7 S+ z 原來……,國朝已經衰敗若斯,那群因為大唐的強大而暫時蜇伏的敵人。一旦識破這是一隻紙老虎,他們的野心還能遏制麼?
( {. z* V/ q# T
o" V/ Z2 {; n$ }5 w$ V 夜色深沉,狄仁傑卻了無睡意,一個人在外徘徊良久,便回到帳中默默地喝起了悶酒,幾杯酒下肚,他便有了醉意。
! `3 K E% ?. g- Z4 h9 v+ v* O0 g0 ~! ]
他是從太宗、高宗朝一直走過來的一個老臣,他親眼看著大唐帝國一步步強大起來,如今他已從一個少年,經歷了青年、壯年,進入了他的暮年,他的頭髮鬍子都已雪一樣白,而大唐……也開始衰落了嗎?9 l0 l8 I! t* A- V5 B1 o+ W- H6 M
% w6 g0 V, m3 F M7 L “狄帥,婁師德婁大將軍求見!”% ~/ X; u$ }6 ?
7 q6 x2 P3 u" b& d% B: d
狄仁傑帶著醉意的雙眸淡淡地睨了那名侍衛一眼,揮了揮手,吩咐道:“請他進來!”$ D$ V b% M. l
6 r# Y, A) H8 g3 a2 }4 _: Y 婁師德拖著一條殘腿,慢慢走進來,向狄仁傑拱拱手道:“婁師德見過大元帥!”, G* a( S9 o9 P/ i) X6 e
) L- x& x. m$ k5 ?; |7 A 狄仁傑頭都沒抬,只是給陶盆裡又換了些熱水,然後把錫製的酒壺小心地放到熱水中間,說道:“坐吧,一起喝兩杯!”
1 l& g5 w- C. O
/ ?, D" q' `: Z0 \ 婁師德也是聽說突厥兵出河北的消息,才跑來找狄仁傑商議對策的。他知道狄仁傑一直對他很是排斥,卻不知道狄仁傑落難時,他一再向朝廷舉薦狄仁傑的奏章,武則天早已給狄仁傑看過,所以對狄仁傑這種毫不見外的態度微微有些詫異。
B' l0 c* D, Q% c5 M
! v, G% {( M! Y. o 婁師德見狄仁傑專注在酒壺上,並不抬頭,只好走上前去,在狄仁傑對面的馬紮上坐下來,他的身子極其肥胖,肥碩的大屁股一壓進那個小馬扎,小馬扎立即發出吱呀一聲慘叫,好像馬上就要散了架似的。
* b* K" ^: h/ H: y9 h! |; K$ [ n$ f, Y7 e K, C5 R0 o
狄仁傑忍不住笑起來:“你這老貨,偌大年紀,怎麼還是這麼肥胖,從不見你瘦上幾分。”$ \1 U2 z# }+ z# W4 `# T [
$ ^/ E/ C# W# I) y
狄仁傑這話可就透出了幾分親暱,婁師德心裡一暖,也忍不住笑起來:“僕其實吃的並不多,天生如此體質,實也無奈。”* n! s/ D' }7 L! l
# o4 x1 ^& o6 X! ]; G) B/ J# f# ?
狄仁傑提起酒壺,為他斟了一杯,道:“來,喝酒!”
5 z" n2 }7 {5 }/ U$ Z/ r& f0 z) `: q; `2 Y/ l
婁師德道:“元帥,僕今日來是因為……”# g( d! G: G2 g1 Z/ x9 X) M
" r5 J0 j) t1 z; ^: x3 k) g 狄仁傑道:“我知道你為何而來,呵呵,這事……還有什麼好說的?來,喝酒,喝酒!”
% ~4 {( C9 h3 n! x, C
9 x9 J/ Z+ ^- B1 o4 u 婁師德嘆了口氣,只好捧過酒杯,向狄仁傑齊眉一敬,一口灌了下去。婁師德平素不好飲酒,以他的性情更不可能這樣飲酒,如今這個動作,足見他心中的苦悶,狄仁傑嘿然一笑,馬上又為他斟滿了一杯。# \0 B& [, J0 g8 x2 @
5 z. Q7 v2 K% D/ V3 Q
兩個人你一杯、我一杯,漸漸地醉意便湧上上來,這時候外面的風開始颳得急了,零星的雪花開始飄落下來,雖然還不等落地就已化掉,但那撲面的濕意,卻叫人知道,天上已經開始下雪,冬天很快就要來臨。3 U/ W! w8 ~7 c: Z0 j5 o9 Y( A& O
, F: P- M# H) i6 V2 u6 P" Q9 l! r
“默啜也算是一世梟雄了,能屈能伸,能打能逃,上午跟你斬雞頭拜把子,下午就能向你捅黑刀使絆子!前一刻還耀武揚威不可一世,下一刻就能跪地求饒磕頭如搗蒜。嘿!我老狄什麼樣的人都不服,這樣的人,不敢不服啊!”
9 ]# \, x5 q& t) D* F# g8 n; D2 T6 d( m$ x/ j5 {+ O& c& g
狄仁傑笑罵著喝了口酒,一臉的憤懣之色。/ U, Y0 D- ?- h, ?
& E" E9 u! R% Y 婁師德端著酒杯,眼睛開始濕潤了:“唉!也別說人家,打鐵還須自身硬。如果咱們自己夠強,他狡詐也好、強橫也罷,又能如何?黑齒常之、泉獻誠、程務挺……,他們死的太早了。如果這些名將有一個在,河北局勢也不會如此糜爛,太后真不該殺了他們啊!”
1 I, p( [, `2 Z$ G/ i
7 L4 q5 d9 @7 D2 ]4 z 婁師德也許是喝醉了,居然把女皇說成了太后。; c0 J) m: ~2 {
2 G6 C7 H# m9 D1 x 狄仁傑似乎比他醉得還厲害。居然一點也沒聽出來,而且還順著他說了下去:“太后本就不擅軍事,尤其是她以女子之身攝政,朝野阻力重重。以致太后過於看重軍權,把軍權盡數交給武氏族人,可那些武氏族人哪有一個會帶兵統將的?”
2 |# i/ h; ~4 w( P2 e) D+ O( j" I. x8 [) [7 x4 U. _/ d
婁師德冷笑起來。道:“不擅軍事也就罷了。難道國政就擅於了嗎?爭權奪利就等於國政?精於權謀算計、勾心鬥角就是治國的大道?蠻夷之族,宜施覊縻之策,這是太宗時候就行之有效的國策,為什麼不能堅持下來?為什麼要憑一己好惡而改變?0 R! C3 V6 R" `2 M/ ]: c
7 Z; \3 H( P z% t) R 對蠻夷,既要讓他們畏懼朝廷的實力,又不可壓迫過甚,不要說是外族。就算是同族,你壓迫過甚,不把他當自己人,又有誰肯甘心為你效命,肯對你俯首貼耳?可是這些年來朝廷是怎麼做的?
& J/ A: [( H! H V9 j- w3 [6 p) P' g( Y0 c$ C* K6 R L5 S
垂拱三年,朝廷討伐先附後叛的吐蕃九姓,令西突厥十姓部落發兵助戰,突厥十姓自備兵馬、自備錢糧,經途六月,鏖戰沙場,終於打敗叛逆,申揚了國威,結果軍事已畢,朝廷沒有財帛賞賜也就罷了,連句嘉勉的話都沒有。
6 s3 ~* H A3 O3 s
# M! A8 G, a# H6 M% c 太后反以他們未曾奉詔,便擅自攻打了一個回鶻部落為名,下旨斥責,不許入朝,勒令於涼州發遣,各還蕃部,難道人家的兒郎就不是父母所養、就沒有妻兒老少?為朝廷拋頭顱灑熱血,就換了這樣一個結果!
, |/ G( [2 w" H7 c; S! ~& j8 j U( z% i$ h& L$ R; r. h1 q
這樣過河拆橋,誰人不惱?誰不心寒?以後再有軍事時,依附我朝廷的各個部落,還有誰肯助戰、還有誰還肯出力?”
4 Y3 f, W5 w0 ~) V3 N6 K# @) q, t# X% X) g f
婁師德這樣的老實人一旦激憤起來,實是比狄仁傑還要難以自控,他憤憤然道:“狄公常在京師,僕卻是一輩子守在邊陲,這事兒比你清楚。僕所言句句屬實,國家無親信之恩,何談讓其歸心順服?, [3 ?- m. R1 R+ e
$ z/ c1 m5 s. c0 R0 y
還有,朝廷趁東西突厥內亂,下旨勸降,結果磧北突厥歸降五千餘帳,甘州歸降四千餘帳,一個個傷殘羸餓,面無人色,有羊馬者,百無一二。然其攜幼扶老,遠來歸降,朝廷卻不予粒米賑撫。
# J5 }: w X+ n c2 S" [6 l: @
/ ]% `2 r1 X* m0 W8 ~, Z 致使他們嗷嗷待哺,死屍枕藉,罵聲載道,這些……可是僕當初親眼所見!朝廷要麼就不要招降,既然招降了,又不給予賑濟安置,任其自生自滅,如此作為,朝廷的威信何在?
4 U- t# F) S& a+ s
" E6 x! o+ Z" t6 R+ x' w0 h( z+ N 更有甚者,諸蕃本較我天朝貧窮,堂堂天朝上國,還要對他們常施勒索,鑄大周萬國頌德天樞,強迫四夷君長奉獻!萬國頌德天樞?我呸!天樞鑄成之日,有多少蕃屬暗中咒罵?3 o8 `" {4 J2 G* x2 x; O1 m* K% g
7 \+ s6 t# x8 v 如今朝廷又在鑄九鼎,我聽說武三思又在搜刮諸蠻夷,讓他們捐獻,要不是因為河北之變,他還不肯收手呢。蠻夷不是傻瓜,如此對待他們,他們安能與你同心。
% p5 P* X/ H3 ]5 L% u0 P0 a2 q% I! T7 M) Q
就說這突厥默啜之禍吧,當初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本來都降了朝廷的,宰相裴行儉代表朝廷承諾,只要他投降,親自赴朝廷請罪,朝廷絕不殺害。結果伏唸到了朝廷就被斬了,堂堂裴宰相被自己的朝廷給賣了!如果當日伏念不死,今日默啜如何為禍?”* ], {# g! d5 a1 `+ i! p7 C0 k" g1 y
) W" b8 [- y6 x8 ?, k5 b' B8 m
婁師德所言,狄仁傑自然是知道的,這些都是國家施政時犯下的重大過錯,可他又能如何?婁師德說一件,狄仁傑便喝一杯,不一時便酩酊大醉。. e; C/ h6 h* Z" z$ a
& ?+ I; X$ t: n8 K# u# @+ b3 m
狄仁傑滿腔怨憤至此終於也忍不住發洩起來:“這一遭,朝廷北伐,發兵時排出二十八員大將,十六萬大軍,人人都有一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。都覺得朝廷既然輕視契丹,為何還要派出這麼多的兵馬?”
/ G. p- L" R* O* R' `; X' K6 E
( X0 @" W7 }3 ^+ p- r 婁師德道:“還不是因為那些統兵將領多是依附武氏的人,而他們現在最缺的就是軍功。朝廷還想以梁王武三思為安撫大使的,其用意也再明白不過。只可惜大軍敗的太快,武三思都來不及啟程!”
" X8 q- [7 D$ d8 ?7 K) x7 i& [7 c. o8 W+ M
狄仁傑苦笑道:“這些年來,朝廷疏於武備,軍權又被武氏一族眾多不知兵的郡王們把持著,士卒少於訓練,戰力大不如前,再被這麼一幫不擅打仗的將領統率,焉能不敗?" B" L, R) k$ [; @( V
; [5 n) P5 R' h1 X: |( g! f ?
結果,一戰大敗,太后還不甘心,再派第二路大軍,依舊是武氏子侄掛帥。這一路大軍到了河北,除了白白消耗錢糧,毫無建樹,迫不得已才派了王孝傑去,偏又讓依附於武氏的蘇宏暉為副元帥,結果……”
& ?8 [: ]0 t6 N& m5 O3 u5 d- n, e. m6 b1 x, j# d
狄仁傑越說越痛心。6 ^3 l* k9 n( `1 b6 V
+ X, G* K7 P& D( ?: K! z& _3 Y0 n 他精於政治,知道武則天面對一而再的失敗,依舊不放棄用武氏一族的勢力帶兵,是為了大勝之後分享軍功,樹立武氏一族的威望。也就是說,武則天現在已經傾向於立武氏子侄為皇嗣,這是為武氏政權作過渡準備。
( D9 k; k' {4 N# n4 {( v% H
! I* Z) ~+ Y* e# H* _8 H! `/ O 所以,大周軍隊現在敗得越慘,對武則天的打擊就越慘,就越有利於李唐的復興。可是,這個代價也太慘烈了,數十萬的子弟,為了滿足女皇一個人的權利慾望而命喪沙場。
2 ^ y- T5 E* R4 z/ B7 ?. F* ]
6 D3 |2 [: o4 k; G9 H1 y1 R 狄仁傑擔心契丹人會放下舊怨,同契丹聯盟,如果那樣,朝廷就不僅僅是經受幾場大敗、元氣大失的問題,而是西南的吐蕃、西北的突厥、北邊的契丹和奚人達到一個反周大聯盟的問題。一旦出現這樣一幕,以眼下朝廷的實力,如何應對?7 r% e" k- H4 U; ^
. h, ~. { ^6 X 帳外的雪越下越大,不知不覺間,大地已被大雪覆蓋,一眼望去,白茫茫一片。大雪茫茫中,數騎快馬從遠處馳來,進了狄仁傑的大營。
* w5 u" u( S9 M1 r, I$ z
+ `% l! z# x0 N% r; O' x3 \ @0 v 信使從馬上躍下,喘息未定,便道:“有兵部行本,需請狄元帥閱覽。”
% t) z" x# E$ d, r( Z( b1 e( o% ], M. K# Y5 z$ U: b9 q
狄仁傑親兵陪著他頂著漫天大雪往帥帳處走,邊走邊道:“兄弟這麼急促,可是有何重要軍情?”
! ^, H/ i5 Z z. ~: U. y8 `: U
那信使答道:“在下是送調兵令來的,朝廷委任婁大將軍為副大總管,沙吒忠義大將軍為前鋒總管,要兵發河北討逆!狄帥現為西路軍主帥,要從這兒調兵調將,當然得先報知狄帥!”
6 p. _& l% P6 ?3 U6 k4 \6 |0 ]0 R# S1 F9 l# Z
那親兵訝然道:“要調這兩位大將軍?他們可都是能征善戰的老將,北邊戰事如此吃緊了嘛,居然要調兩位大將軍一起北上,卻不知這一路兵馬的主將又是何人?”. p$ m q6 r0 {. n+ [# y# |
* Y) d: P& O# ]# }9 Q& J% R& Q. }
那信使眸中閃過一抹不屑的鄙夷,語氣卻極恭謹地道:“主將乃是河內郡王、右金吾衛大將軍武懿宗!”( ?) ^" Z% F+ ^# Y5 r' p1 `! B$ x
W* U; P/ W. n( I% D$ a* ~ 帳中,兩個耄耋老臣發洩的牢騷越來越多,他們越說越是憤懣,先是大罵,最後忍不住傷心地流下淚來。
- B0 d0 e& |. T, o) Y
* t9 g) |+ M, D1 z. [# t 他們一個為國戍邊,守了一輩子邊疆,可國家卻越守越弱,他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。一個努力為了國家的富強而治理政事,可他只換來一次次的被流放,他不知道自己的奮鬥還能不能有結出碩果的一天。
$ K+ F9 q- K6 X" B7 e5 j8 N) x4 F5 b \$ f
更叫他們恐懼的是,他們效忠了一輩子的帝國正在迅速地衰弱,他們不清楚還有沒有起死回生的那一天。兩個老頭兒罵著、哭著,醉成了一灘爛泥。他們擁睡在一張榻上,酣聲如雷。他們希望能一直沉睡下去,再也不要醒來。
1 h: X& C$ j! Q
, @3 i3 C1 _1 l4 l5 ]: R7 f% K
$ e, o& d- E' G8 t% i8 }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