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〇七章 好人惡報 針尖麥芒. \4 ~ f: B7 f0 C9 Y$ _* ]
! v1 T {7 Z! r 十月中旬,汴梁城。.: t- t" V, J6 ^! X0 b" H* o
# h1 u# D& i, {- i5 w4 M 瑟瑟的北風已經吹起來,溫度的驟降,便是這幾天裡的事情。城裡的人們加厚了衣衫,但在這樣百萬人聚集的大城裡,縱然天氣稍降,街上的行人也不會見少。逛街的逛街,商人們依舊吆喝叫賣,趁著冬曰完全降臨前,要多攬一些生意,孩子們奔跑在屋外,期待著第一場冬雪的降下。
6 f. {( ~- ]& J+ \3 \* m3 G! M. T
皇城左側,是高官大戶們聚集的區域,這一邊,道路上的行人便稍微少一些。相對偏僻的文淵街上,一個拖著糖糕車的小販在御史張大人的宅邸外叫喚了幾句,他知道這位御史張大人的孫子方止三歲,家中老太君對其極為寵愛,一旦這叫賣勾起了孩子或是老人的心思,便每每有所斬獲。# o8 Z/ z/ c B; r3 H& [
, P, X" [3 i( ?0 b8 Z/ |" L& ]' Z! z
街邊走過的行人,多是一些高門大戶的下人、丫鬟,馬車悄然駛過。不多時,道路那頭,也有幾個人朝這邊走來,為首的女子身材高挑,樣貌清麗,雖然已是冬天,她的穿著也頗為含蓄,但掩不住女子姣好的身形,跟在她身邊的女子像是她的妹妹,嘰嘰喳喳地在跟她說著些什麼,說到有趣的時候,腳下的步子還輕盈地跳幾下。後方則是四名丫鬟,其中兩名樣貌差些,但目光銳利,身形也高。一位丫鬟的懷中抱著一隻籃子。
4 w/ P2 E6 e: C |! a) z0 S1 N2 z, ^& s( a; p, O8 \
一行六人在右相府的後門處停下了,敲門之後,有人過來將她們迎了進去。
6 r% S/ l8 S5 V/ Z
0 C& L$ M( I) I& D# m( b7 \, X 此時過來的,自然便是住在附近的云竹跟錦兒。自從這段時間寧毅在相府坐鎮賑災,中午常常不好離開,她們便也時常過來,有時候送來午膳,有時候送些糖水。此時還是下午,進了相府之後,兩名做丫鬟打扮的女保鏢被留在了外圍,云竹與錦兒輕車熟路地往裡走,快到那邊辦公的院子時,倒是與朝這邊走過來的秦嗣源打了個照面。老人一身便服,看起來正在想著些什麼,見到兩人,還是笑了笑:「來啦。」
: ?1 N" S* U+ U1 o6 |& D! c# J. s2 b$ N+ N
「秦爺爺。」" |( y r+ ?+ b$ U8 c9 t
; p6 ^, R+ I/ K: ~
「秦爺爺。」
4 {) h+ @9 e8 i, H" ]% J; y7 V+ J4 |* F6 b% @; T& q
她們行了禮,秦嗣源笑道:「帶了什麼?可有我這老頭子的份嗎?」
- i: ~' W7 g2 H! P1 e% D2 X$ h
8 [: g0 n, @ w 錦兒笑著:「銀耳蓮子羹,還是熱的,有好多呢。」
3 A2 a4 V0 V& t9 T- e3 Z2 V' F' c- Z- @; F' I2 K( g7 f
「哦,那待會給我也盛一碗,走吧,我也正找立恆。」
3 U4 h& H- {7 U. K% G
]: [5 H7 t& f# N- A' X* ? 幾人往寧毅等人所在的院子裡走過去。雖然說起來,此次賑災的事情也包括了大量的情報數據歸納分析,院子裡除了寧毅,也有好幾位幫忙的人,但氣氛並不像後世一些金融市場那般熱鬧,大家各自歸納,只偶爾與寧毅合計一番。秦嗣源過來之後,寧毅也暫時的放開手頭的工作,在院子裡與老人坐了一會兒。云竹與錦兒將銀耳蓮子羹盛了一個個送去給工作的幕僚,送給秦嗣源與寧毅時,兩人坐在這邊正看似隨意地聊天,但話題卻並不隨意。, ?0 ?8 N r7 ?( X" r7 a" |
' t! r3 j: ~$ h1 U4 q+ d 「……平州那邊,打起來了。」
1 o2 j& P# m% x0 _8 I& S" b' Q3 X3 b
- K1 T) ^' k( _ D3 N 「發兵了?」
5 L" }& `+ \9 k8 z8 x& _3 Y
7 R8 Y; S$ I6 N, L 「早幾天就已動兵,領軍的是完顏阇母。」
* q4 H5 E- Z1 f& x. s
; i9 }% A- H, H% w+ C 「阿骨打的弟弟,不過這人本事一般……朝廷上的態度呢?」
" x( u+ |5 i2 C( ^# _* M" g& C/ @% r2 S, D$ M2 Z
「原本是高興的,但現在事情擺在眼前了,聖上有點拿不定主意。童貫那邊……怕了。」
/ y& v- B* ]8 w/ G0 D# V" l4 P9 x+ ^' i, u. s
「叫郭將軍配合,總得打一次才行啊……」8 w' ~! ^/ ]# ~0 D! I+ C( W
6 }/ ?0 \4 I$ x& k* M 「我也是這個意思,女真人少,不好南下,但在雁門關以北,那是一定要打的。可惜……朝上只想談……」' T1 }! b! w) P b/ p
2 } H- z7 S! S' d( O: l
「那現在怎麼樣……」$ \/ v( _+ R* h3 s, y7 N. [
' g& d5 L! E7 [; B 「完顏阇母的人不如張覺手下人多,只能寄望於張覺打個勝仗了。」
4 k/ \! E, D1 C
. Q8 ~# q& G3 ~0 V* D% A- D; Q 「我覺得……朝廷可以不派兵,但可以讓郭將軍那邊援手一下。相爺,不妨讓郭將軍自己上書朝廷請戰?」
% P1 _& a1 J5 o) E3 H* ?* p N2 s |+ t' F% {. ` j
「我也是這樣想的,已經修書北上了……糧價怎麼樣?」$ V& k# i7 s$ g! y# G, h0 `
9 I( X3 J7 W4 a/ D9 A% _
「兩邊都在三十兩左右浮動。」
5 b1 A" r' F& i+ [9 C' `0 J" D0 a5 U: p
「天氣降了,沒有升?」
+ t2 g# Z2 C4 g) q4 G" ?0 P2 {. z! b
「操作還是有效果的,但就目前來說,只能維持,最大的坎是在第一場雪降下來之後,那個時候,朝廷能不能恢復百姓的信心,才能夠看得清楚。」
, T; ~# O& t* N* i; ?
2 ]0 V3 o2 ^9 r: B! T! t" E' M; ?4 ^ 說是糧食仗、經濟戰,真正打的,也就是百姓對於官府賑災的信心。大戶豪紳們說,糧價一定會漲,糧食原本就不多,百姓信了,便去高價買糧。官府說,我們會賑災,我們會打擊不法糧販,我們有糧食源源不斷地進來。賑災的最後結果,寄託於百姓對於兩邊的信任程度,當然,也取決於他們餓肚子的程度。! ]) @0 Q7 X. ?% S
- M4 O: J; o" o
基本的原理是這樣,說到細處,則要複雜上千百倍。南北打壓糧價的過程已經進行了一個月,兩地的糧價波動,竟然還維持在三十兩上下,足以讓秦嗣源感到詫異。但一如寧毅所說,真正決定結果的,還是要到第一場雪降下之後,那個時候,或者朝廷的賑災手段崩潰,或者是大戶的心理極限崩潰,而在這之前,兩邊都在不斷地運用各種手段,提高自己的籌碼。
2 ?4 C5 |' J$ I) G' j4 m8 a3 x& R$ U! u. w" P, s4 C4 P; }; r8 j" m
在南面,就在這半個月內,甚至有一艘運糧船被人鑿沉,至今還沒查出兇手來。而在前不久,秦嗣源派在淮南的一個縣令由於姓格耿直,賑災手段激烈,引起了一次反彈。一名屯糧大戶想要趁著這次荒年拓張自己的實力,盲目地吃進了很多運來的糧食。他以為穩賺不賠,高價吸納,誰知道接下來的糧價波動出乎他的意料之外,竟隱隱有下跌的趨勢。
0 r7 z# J0 h: T8 k8 X% {6 Y. z- S. O5 _! ?8 C& P% C* O
這也是寧毅在第一階段打壓的手段激烈所致,雖然眼下看起來能調動的糧食總量不如預期,但寧毅在第一階段的投入,還是很有魄力的。他太有經驗,這種玩梭哈一般的商場對賭,不管是不是胖子,首先都得把自己的臉打腫才行。而另一方面,這次的敵人也有著階梯一般的層級,首先撐爆一部分大戶的胃口,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,讓他們提前崩潰,將糧食儘早流出轉而威嚇更高層級的人,也正是寧毅的打算。/ E, J8 D; @- T% g+ I
6 ?9 |+ r# t/ o; I4 u 在這種層面上,那類鄉下中小型的士紳哪裡是寧毅的對手。寧毅控制著糧食的進入,那縣令在接到相府指令後,也興致勃勃地以行政手段配合輿論,開始壓下價格,同時也在威脅這些大戶,必須把糧食吐出來。他做得太好,那大戶的心理,就這樣崩潰了,某一天叫囂著:「你不讓我活我也讓你死。」請人殺掉了正在為賑災救人奔忙的縣令。
, Y5 t) R' K& ~3 f! E; a; y. P6 w* e
那縣令原本也是窮苦人家出身,為官清廉剛正,被殺之時,正在將自己的口糧發勻給外面的飢民,家裡的家人,甚至也只能每天喝粥。
( k, a8 B2 X& J1 ~1 c2 b4 R/ r# n8 t) `4 r
命案發生以後,那大戶暗地裡叫人放出消息,說縣令是被附近作亂的王慶部下殺掉的,但捕快很快地找出了兇手。此時負責南面賑災的乃是成國公主府的力量,周佩正好在附近,甚至是親口將賑災的方略告訴那縣令的,得知整個情況之後,難過到幾乎抓狂,當即派人將那大戶全家上下都給抓了出來,篩出了參與屯糧的關係人與那大戶的直系親屬,投進牢裡。然後她與震怒的成國公主周萱一同給周喆寫了家信。: Z; ~) D. B% d/ k0 d$ D; J
8 j, A7 w4 X9 c, ], m 這件事情過後,相府這邊立即發出命令,以密偵司的人接受縣衙事物,審判之後遊街公示,此後又以強硬的手段查了幾家。其餘人風聲鶴唳,在這種高壓之下不敢再囤,倒是令得當地糧價出現了一個口子。
" [/ ^5 A T: ?5 _* O3 n5 J. l* q; W, s
而在這件事情裡,據說那大戶被投進牢裡之後,周佩在第一天衝進牢裡,搶走了所有給那大戶家人吃的飯食,還當場將牢裡的稀粥喝了一碗,表示「這麼好的粥怎麼能給畜生喝」、「一定要讓他們活活餓死」、「誰再敢給他們送粥,我就打死他」。皇族的人插手,就算真把這家人當場打死估計也沒人敢說話。只是聽說周佩喝粥當晚,在房間裡吐得稀里糊塗,第二天差點生病。
0 L1 `# |6 l) z, `: z! Y
" S+ \. ]6 J& I' Q: Y/ B+ Z5 S 到後來審判公示,這一家人已經被活活餓了四天,直到康賢那邊發了命令,才讓周佩遠離這事,同時給他們一天一頓粥喝,勉強吊命。但可以想見,他們此後也難得好死了。5 { {; ^- I. \3 ]3 u2 c2 h; n- |
3 K! B' ~0 b9 q1 }4 X& T' x( I 秦嗣源說起這事,語氣有些低沉,寧毅的表情也顯得冷漠。
0 [& U# S4 X. q }
& S3 r. `# g# Q& j 「耿縣令的一家,已經讓密偵司幫忙好好安排了……周佩還是讓他回去,那邊臨近王慶作亂,雖然如今辛興宗他們已經動身去剿,但畢竟不太平。而且……一縣的糧價就算稍微降了,也於大局補益不大,不能拿好人的命去填,得杜絕其它地方出這種事啊……」
* h" A; s/ t# v7 a' L' G$ n b! l2 R
寧毅語氣雖然冷漠,但想著這些事情,終究心懷惻隱。秦嗣源卻搖了搖頭:「這是打仗,難免的。硬刀子不割肉,軟刀子更疼,最近,下面的壓力不小,但真要讓事情做好,就得拿出打仗的態度來才行。否則一旦想著自保,妥協一次,就難免會繼續妥協下去。耿謙之的事情,我會以邸報傳發天下,告訴他們這些囤糧者之惡,一定……要打下他們!」* K! _! M( x- I, u9 Y
, r, K5 h; A% x- K$ r0 |( S0 _) ~ 寧毅想想,點了點頭:「倒是我有些優柔寡斷了……」- \: g2 d! ^7 J9 v/ @' x; M& x
9 j6 f' x( b. e( O5 M( C, h0 |2 P% i
秦嗣源笑了起來:「君子之於禽獸也,見其生,不忍見其死;聞其聲,不忍食其肉。是以君子遠庖廚也。立恆行事,對自己對他人都狠,唯有對自己身邊人常懷惻隱之心,正合君子之道啊。」. k# o0 A" A+ R" N3 S" z
& i7 j! C- [' C' |, C, E
寧毅想了片刻,嘆一口氣:「好人當有好報,我們常說某人行善積德,到後來為他人死了,得不到好報。最後往往給人一種感覺,做好事便一定要有惡報的,若沒有得到惡報,這人做好事,往往也顯得立心不純。這種宣傳不好。」: P3 t8 R6 {% W3 y; |: G$ q
, S, T" j, O: a7 m0 { 「哪有立恆說的此事。」秦嗣源微微有些詫異,「我見如今世上一些故事、志怪小說,說此人或孝義或貞潔的,最後往往都以好事結尾,若是男子,往往考上狀元,官拜一品,若是女子,往往終能與如意郎君相遇。說好人得惡報的,卻是不多啊。」# w0 J2 d' V% `, F" I& L% G
9 n: h1 |7 _) b3 ~- v 「呃……」寧毅愣了愣,隨即忍不住失笑,「哈哈,是我想岔了,秦相勿怪。」' n$ E+ \) O6 \. g5 n* t* n' o
9 g |: B3 \1 W, z8 V* W
秦嗣源也笑了笑,隨後才肅容起來:「我說的軟刀子,立恆不可不防。」
; D+ r4 u5 f4 F# O
: F, s! ]5 p l1 g1 c6 g 寧毅點了點頭:「我知道,如今南北兩邊,凡派出去的官員,大都受到了壓力,或是金錢相誘,或是權力相逼,就是想讓他們多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這方面已經讓密偵司加大嚴查的力度,其它的官倒也罷了,南北商道上的幾條線,不能馬虎。」* E, b6 K1 X/ a# q1 Y/ f( D
+ Q2 Z" m/ H& {6 G8 E: c O" I 「已經有人將關係伸到京裡來,走了我這邊的關係了。」秦嗣源面色陰沉,「遲早他們也會找到立恆身邊去,立恆不可不做些準備。」8 f% G2 t& X4 v
/ @! K4 Q8 y, L5 L+ f, v7 l9 c
聽他說起這個,寧毅嘴角露出一絲笑容:「這個,我已有心理準備了,秦相放心。」
4 n; N, `7 Q4 \& n6 o6 f
! W- t' s3 {$ _ |/ _( } 秦嗣源嘆了口氣:「我倒是不擔心你,如我方才所說,立恆對自己對他人都狠。我只嘆這天下啊……」頓了一頓,才笑起來,「哦,對了,德新與舟海在北邊,似乎也做得不錯。」! H) L" @8 \( W4 Z
8 I3 ~% x4 J, _! T. ~% w2 M7 _
寧毅點點頭:「成兄是很厲害的,有他與德新聯手,那些人翻不起什麼浪來。」
0 d# `7 D6 C$ w& m; f
* f1 K7 z- \- {' z( s 「嗯,舟海用謀太狠,與我早年有些類似,不過做起事情來,確實是面面俱到的,我倒是……不怎麼擔心……」- ` g3 y6 \9 Z' W' Q7 ~# i
' P& J1 p/ X$ |3 v3 N1 E
老人如此說著,對於成舟海這個用計厲害的弟子,其實也寄望頗深……
5 {8 I. N, Y) ]/ V% I( W- o0 q' {: Q( z8 J+ ^4 G, N C
****************, M1 |, L, `2 F6 ]2 f" d4 x
4 o5 u, w9 o6 U, I. Y! Q7 h7 B, Y
秦嗣源與寧毅之所以說起成舟海,是因為成舟海原本就在北面負責軍糧的事情,賑災開始後,他暫時接手了北面的密偵司事務,再之後,便與李頻接上了線,互相配合。0 j% P" |+ n* m
+ W" M' d& A) p( E( Z8 {& x 然後在前些天,河東路那邊,大戶第一次激烈反彈,便來自於孝義縣的郭家。
- Y' c; H6 {6 \2 e5 {! h' I6 O
0 P! y$ ?& h% a: |/ Z5 b 自從李頻到郭家威逼放糧之後,郭明義去找了左繼蘭商議,左繼蘭又找了齊家的齊方厚,雙方合計之後,兩名幕僚,王致楨與徐邁給了郭明義第一條計策。
V1 }( a6 ~, k. n- U
( X8 f( s: V. V% _& Q2 j 此後,郭明義回到家中的第二天,他在家丁的護衛下,去到外面向那些飢民聲淚俱下地說了一番話:由於官府認為郭家一直施粥,肯定家中有糧,因此威逼郭家放出更多糧食,他只好做出一些不得已的退讓。同時宣佈,這一天將是郭家最後一頓的施粥。
l4 `: j9 ?! b7 b9 D9 d" ~
6 B3 h6 C0 C6 ]8 s( P 他要……煽動民亂,直指官府!
- Y+ u) ]5 C: f
# x' A. a4 `$ s H 無論李頻的官有多大,無論他背後有著怎樣的後台,如果在他上台後的第一項措施就引起民亂,配合著左家與齊家在京城的影響力,他的這個官……是無論如何也做不下去的。8 I2 }+ \$ |+ X( q
; o, C( J" R9 G' o
這一天,或許因為是施粥的最後一天,郭家煮得粥特別稠,也給了連續肚餓的眾人能夠消化這一消息的力量。一眾飢民聽著郭明義的話,目瞪口呆。
- B4 V L/ Q: v# \: U$ T1 m
1 ]( h/ d) ]8 o) t( j 搔亂,眼看著就要起來。便有人在人群一側大喊:「他說謊!」3 {/ r" M4 p; ~& ~% a8 d" ^
. D9 D' a& u# k! K; t3 n* p$ T D5 t J
; p" I0 y8 b: U/ v$ v' x- f9 R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