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78 / 5278論壇 / 我愛78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 
 
查看: 60|回復: 0

袖子太緊還硬拉 男童「褓姆肘」上身動彈不得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5-12-31 08:56:18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袖子太緊還硬拉 男童「褓姆肘」上身動彈不得
    uho_news_039360.jpg
(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/綜合報導)一位粗心媽媽在幫3歲男童穿衣服時,因袖子較緊,索性用力將手臂拉出,隨後男童即哭鬧不休且左手無法活動,經骨科門診醫師診查後,判斷男童病史及表現皆與「扯肘症」相當符合,於是施予徒手復位,才讓男童的手恢復正常活動。
關節韌帶脫離 1~4歲最常發生
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黃哲南醫師指出,扯肘症又名褓姆肘,指的是肘關節處的環狀韌帶脫離原本位置而卡進關節內,會造成疼痛而不敢移動患肢,好發於1~4歲的兒童,但大至6、7歲仍可能發生。
黃哲南醫師說,扯肘症通常是用力拉扯手臂造成,因為兒童的韌帶較鬆,用力拉扯時關節位移的程度較大,所以較容易發生環狀韌帶脫離原本位置而跑進鬆開的關節內。
因為痛而不敢動 徒手復位即痊癒
常見的情境是父母牽孩子的手走路,孩子快跌倒時父母本能地用手拉住不讓他跌下去,此時就可能發生扯肘症;或是穿衣服時要把手拉出袖子、玩遊戲時抓著孩子的手把他吊起來等情況,若是不慎用力過猛,也可能造成扯肘症。雖然發生問題的部位在肘關節,但患童往往因疼痛而整隻手臂都不敢動,再加上兒童的表達能力較成人差,有時會被以為是肩關節或臂神經叢的問題。
臨床上扯肘症大多能靠病史及身體檢查就能得到診斷,不過仍需與骨折、脫臼或其他少見情況鑑別,有時仍需輔以X光檢查。扯肘症通常可在診間直接以徒手復位治療,復位成功後很快就能看到小朋友可以自己活動患肢,不過數日內仍可能有輕微疼痛。大多數只要多加注意都不會復發,但仍有少數兒童會因韌帶較鬆或欠缺注意而反覆受傷。
抱小孩抓腋下 避免施力於關節處
黃哲南醫師提醒,要將小孩抱起時應施力於其腋下,避免用抓住手、腕等處提起小孩;玩遊戲時亦應避免從前臂或手、腕部將小孩吊起來擺盪或旋轉;幫小孩穿衣服時,將手穿出袖子的動作應盡量輕柔;牽著小孩走路時,如果小孩快跌倒,應避免猛力將整個人往上拉起,以免跌倒本來沒受傷,反而拉到韌帶脫位。
來自群組: ♨ 秋居 ♨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※ 再次提醒您,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︰
  1.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。
  2. 禁止使用插頭香, 搶頭香, 搶第一, 第一名, NO.1,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。
  3.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。例如: 推......, 頂......,11111111, good, push, thank you, 謝了, 好看, 謝謝大大, 感謝分享, 支持, 再來 等等。
  4.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、引用別人的回覆。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,例如: 3q5ws9dmh。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。
  5.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,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。
※ 違反規則者,抓到輕者積分歸零,嚴重者封鎖IP。
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 |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

本版積分規則

舉報|廣告洽談|5278 / 5278論壇 / 5278手機A片

GMT+8, 2025-7-29 09:35 , Processed in 0.027335 second(s), 8 queries , MemCached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